简介:在《Java 开发手册(泰山版)》发布之后引发了程序界的广泛讨论,技术和道理都是越辩越明的,相信带给了大家不少的收获。《Java 开发手册(嵩山版)》特别增加了前后端规约,并修复了一些原来存在的一些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先品尝一些嵩山版带来的新的滋味吧。
在前后端程序员分工协作愈加普遍的今天,不但带来了效率上面的提升,也带来了诸多协作上的问题,本次开发手册新增的前后端规约旨在解决前后端程序员协作上的问题以及让大家规避常见的易于疏漏的错误。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前后端API的约定,小到前后端的时间格式约定,在现在的前后端协作当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用苹果的宣传语来讲便是“唯一的不同,是处处不同”,每个系统都对应着自己的一套前后端约定非常不利于维护,混乱的约定更让系统接手与维护的人头痛不堪。规矩并非枷锁,而是老司机们上路的安全带,有了它,才能让我们在程序的世界里安全的驰骋,去最大可能的提升效率,去创造更大的奇迹。
在前后端交互的过程当中,API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API应该能够明确协议、域名、路径、请求方法、请求内容、状态码、响应体等7个重要要素。一个好的API约定会让前后端双方能够为接下来的开发工作节省许多时间和沟通的成本,是我们前后端协作的基石。
不同于后端程序的各种数字类型的明确区分,在JS的世界里数字只有一种类型,那就是Number类型,它其实是双精度浮点数,因此,它造成的麻烦总是使人困惑和痛苦,当我们将一个过大的整数传递给前端的时候,想象一下当它超过了双精度浮点数能最精确表示范围的时候会出现怎么样的悲剧吧?欲知详情如何,请见嵩山版开发手册吧。
你是否曾经把异常带到了页面上?你是否把系统的错误提示发给了一脸懵的用户?今天,前后端规约将助你摆脱这样尴尬的境遇。用户体验不仅仅是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部分,作为技术人的我们更应该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因此用户提示一定要与系统本身的错误区分开,给用户更友好的提示也是系统鲁棒性的象征,另外发生错误的时候返回给前端的信息除了上面两种错误信息再搭配上错误码与HTTP状态码一起食用更香哦。
很多场景需要我们用URL来做前后端的参数传递,但是比较微妙的是URL有最长长度的限制,而众多浏览器对URL最大长度限制却是不同的。不明确的地方都是不易察觉的深坑,不知道栽进去了多少的仁人志士,为了规避这样的深坑,前后端规约中特别指出,对于URL长度限制采用所有浏览器限制的最小值,为2048字节。
本文系作者在时代Java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nowjava@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