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是一个 MVVM 框架,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不同于其他框架,是自底向上的逐层应用框架。它不再关注于其他层,只关注视图,使得 Vue 极为容易上手且便于第三方库相整合。
本文所要介绍的是 Vue 的全家桶,即 Vue+Vuex+Vue Router+axios+UI 库。具体来说包括:Vue 作为整体框架,通过 Vue CLI 构建项目;Vuex 即 Vue 的中心化管理方案来集中存储、管理应用的所有组件状态;Vue Router 即 Vue 的路由管理器来管理组件路由;axios 作为基于 Promise 的 HTTP 库负责浏览器端即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ElementUI、Bootstrap 等 UI 组件库作为 UI 框架库。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 Vue 的核心知识点。
前文提到 Vue 的设计是自底向上增量开发的渐进式框架。您不免疑惑什么是渐进式,简单来说,所谓的渐进式框架就是不需要多强大,而是术业专攻,只做需要做的事情。对于 Vue 来说,渐进式就是只关注于视图层,也就是它的使用方式:声明式渲染 – 组件系统 – 客户端路由 – 大规模状态管理 – 构建工具。
组件式开发也是 Vue 的一个核心点:Vue 会将页面最后映射成为一个组件树,通过向根组件加载子组件生成一个页面:
我们可以将一个网页视作一个树,每个组件都是树的一个分支,下图展示了网页到组件树的转换:
客户端路由则是我们后面要介绍的 Vue Router,大规模状态管理则为 Vuex,构建工具 Vue CLI。
Object.definedProperty
中的 setter/getter
对数据进行监听,达到数据响应式绑定的效果。当监听到数据变化时,Vue 能够快速更改 DOM 数据(得益于 Diff 算法)。相比于传统 HTML5+JavaScript 页面,Vue 引入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因为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些列的初始化过程(数据监听、模板编译、实例挂载、DOM 更新、组件销毁等)。通过为不同阶段添加运行函数(包括 beforeCreate
, created
, beforeMount
, mounted
, beforeUpdate
, updated
, beforeDestroy
, destroyed
),满足用户在实例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动作的需求。具体流程为:
beforeCreate
在 s
数据初始化前调用。el
对象,如果还未生成则挂载则检查是否有 template,有则通过将 template 转化为 render
函数渲染创建 DOM 树,无则将最外层的 HTML 作为 template,此时 beforeMount
在 mounted
之前调用并生成虚拟 DOM。$el
并转化为真正的 DOM,此时完成挂载,来到 mounted
,至此 DOM 已经生成,并可进行 DOM 操作;而当数据有更新的时候则调用 beforeUpdated
。$destroy
被调用时,则会清除所有的事件、监听等,在此之前 beforeDestroy
还是可以访问 DOM 的,执行了此方法后则组件销毁,无法再次访问。下图展示了 Vue 生命周期示意图:
Vue 遵循了 HTML 的模板语法,对于前端开发者很友好,比如:对于文本直接使用 {{}}
即可插入,通过加入 v-html
指令则可以输出 HTML,甚至可以在 {{}}
中输入 JavaScript 语句。
说到 Vue 的模板语法不得不提的就是指令了,下面总结一下 Vue 的内部指令,它们的使用方法相似:<div v-x=””></div>
,就不一一都加示例了。
v-if/else
, v-else-if
, v-show/if
:这几个作用相似,都是用来显示或隐藏某些元素。通过绑定 boolean 变量来控制元素的显示与隐藏。
其中,v-if
与 v-show
都是在绑定值为 true
时显示,区别在于,v-if
在切换时 DOM 会被销毁、重建,开销相对比较高,用于少量的改变;而 v-show
则是通过改变 CSS 的 display 属性来进行改变相对来说开销较小。v-for
:用来对对象进行遍历来渲染列表,使用的时候为指令绑定一个数组或对象通过 item in items 的形式。注意,由于 v-for
的就地更新策略,一旦组件依赖子组件,当数据项的顺序被改变时,临时 DOM 状态就会出问题,所以需要通过绑定 key 来支持 Vue 跟踪每个节点。因此,要尽可能在使用 v-for
的时候提供 key,它能够帮助虚拟 DOM 算法来对比新旧节点。v-text/html
:v-text
与 {{}}
的作用相同,但是更加稳定; v-html
前文也提过,可以输出 HTML 代码。v-on
:此指令也可以写作 @
,如 v-on: click=””
等同于 @click=””
。用于绑定事件,如 click
、change
、input
等。v-model
:此指令主要用来对 input
的数据进行监控,值要预先在 data 中声明。v-bind
:用于处理 html 标签的动态赋值,也可简写为:
, 如:v-bind: src=””
等同于 :src=””
。v-pre
,v-cloak
, v-once
:此三个指令使用相对较少。v-pre
用于跳过编辑,直接输出原始值,v-cloak
则是在 Vue 渲染完整个 DOM 才会渲染,与 CSS 一同使用(如下图),v-once
则是只有 DOM 第一次渲染,而后不改变。
下面我将介绍如何搭建一个 Vue 项目,这也是分情况的:对于比较简单的系统只要引入 Vue 就可以了,不推荐脚手架(即 Vue CLI,用来创建新项目并自动生成 Vue 和 webpack 的项目模板。)搭建,因为反而会显得项目很繁杂;而对于中大型项目可以采用 Vue CLI 的方式搭建。下面展示如何使用 Vue CLI 的方式搭建一个项目:
npm -v
来检查。vue -V
检查 Vue 版本,因为 Vue 3.0 的很多操作会有不同。npm install vue-cli -g
(Mac 系统需要在前面加上 sudo
来确认权限)。+ vue-cli@2.9.6
则表示安装成功了vue init webpack my-project
来创建项目,my-project
是项目名。通过引导填写项目相关信息,则可以自动生成项目。
当出现 Project initialization finished
表示项目搭建完成。
通过以上图中两个命令即可进入项目。
还记得前文介绍渐进式时提到的大规模状态管理吗?对应的管理工具就是 Vuex。它采用的是集中式存储管理所有组件状态,并保证状态按照规定变化。同脚手架 Vue CLI 相同,Vuex 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项目,当构建的项目为中大型时,可以通过 Vuex 来管理组件状态,对于小型项目反而显得冗余。
讲到状态管理,首先要提单项数据流,即要求数据流只能通过一个方向来修改。Vue 所用的双向绑定(即 model
可以直接修改状态,以及用户交互也可以修改状态)使得代码难以预测。相比而言,单向数据流需要修改状态时则需要重新走流程使得状态更加可预测。Vuex
就是实现了单项数据流:通过 state
存储状态,getters
来获取 state
,mutations
来改变状态,actions
来调用 mutations
改变状态。所虽然 Vuex 中状态依旧是双向绑定的,但是我们不能够直接改变 store 中的状态,而是通过提交 mutation
来改变,强制变成了单向数据流。如下图,左侧为单向数据流的简易图,右侧为 Vuex 实现的单向数据流。
npm install vuex –save
或 <script src="/path/to/vuex.js"></script>
或 yarn add vuex
。import Vuex from ‘vuex’
; 并通过 Vue.use (Vuex)
引入。完成安装后,我们就可以创建 store 了,需要的仅仅是提供一个初始 state
对象和 mutation
。在 Vue 项目结构中的目录如下图所示:
首先在 store/index.js
中创建 store:
并在 main.js
中引用:
而后就可以在 .vue
文件中引用创建好的 store 了:
在此之后便可以开始业务代码的编写。
state
:在组件中展示,在组件中无需引用、注册等步骤,只需通过 this.$store.state
即可获取。当组件中需要获取多个状态的时候,可以采用 mapState 辅助函数来帮助我们生成计算属性。但是要引入 import {mapState} from ‘vuex’
,并在 computed 中使用。
getters
:同 Vue 一样,Vuex 也具有计算属性 getter
,getter
也会根据依赖缓存返回值,当依赖变化时重新计算,使用 getter
能够解决当多个组件都需要用到某个属性时要反复复制函数或抽取共有函数的问题。getter
需要将 state
作为第一个参数来运行:在 index.js
中定义 getters
:
然后,即可直接在 Vue 页面通过 this.$store.getters.xx
引用。
同样的 getters
也有辅助函数 mapGetters
,用法与 mapStates
相同。
mutations
:如果我们需要动态改变 state
中的状态要怎么办呢?mutation
是唯一改变 Vuex 状态的方法,每个 mutation
都接受 state
作为第一个参数,一个字符串的事件类型并有一个回调函数。下图展示了如何创建 mutation
:
但是即使我们已经完成 mutation
的定义,也不能够直接调用它,我们需要 store.commit(‘add’)
来调用 mutation handler
。当然,也不是只能传入一个参数,可以传入多个参数,称为载荷。注意,mutation
只能是同步函数,否则会导致当 mutation
被触发时可能回调函数还未被调用。
actions:与 mutation
很相似,但是略有不同,区别在于 action
可以提交 mutation
而非直接改变状态,并且可以包含一步操作。action
的使用也是包括注册和调用。注册时,向 action
中传入一个参数 context
,通过调用 context.commit
来提交一个 mutation
,也可以通过 context.state
和 context.getters
来获取 state
和 getters
。
注册成功后,action
要通过 store.dispatch
来触发,这样 action
就可以异步操作了。也可以对比一下 mutation
和 action
的调用方法:
module
:为了解决在大的项目中,使用状态树会使得整个 store 对象很臃肿,Vuex 引入了 module
的概念,能够将整个 store 分割成模块,给每个模块赋予自己的 state
、mutations
、actions
、getters
。
在页面之间我们需要做到跳转,而 Vue 是单页面应用,那么做到视觉上的页面间跳转就要依赖 Vue Router 了。而 Vue Router 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它的功能包含:嵌套的路由/视图表、模块化的、基于组件的路由配置、导航控制、HTML5 历史模式或 hash 模式等。
Vue Router 的安装使用很简单,只需在 HTML 页面引入 vue-router.js
即可。
如果使用 Vue CLI 构建应用,导入 Vue 和 Vue Router,而后通过 Vue.use(VueRouter)
即可使用 Vue Router,而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this.$router
访问当前路由器了。下图展示了如何安装使用 Vue Router:
在 Vue 项目中,因为单页面的特性,一个页面时有很多层嵌套的组件构成的,所以 URL 中的各段路由也是按照相应结构来来对应嵌套的组件。如下图 router-view
是最顶层的节点:
如果需要同时展示多个视图呢?则可以采用命名视图,通过给 router-view
添加 name
属性来对组件进行命名,注意,要保证组件的正确使用。
我们可以在嵌套的出口渲染组件,在 router
文件夹中的 index.js
中进行配置,在配置路由的时候更推荐为每个路由命名(如下图所示),这样链接路由的时候便也可以通过路由名称来链接了。如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123 }})
。另外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常会需要通过 URL 对某些值进行传递,我们可以通过 {path: ‘/user/:id', component: User}
来进行传值,通过 this.$route.params
来获取参数。
您会发现还有一个参数 mode
,在 Vue Router 中我们有两种 mode 可选,即 history
和 hash
模式,您可能会发现,默认的我们的程序 URL 会带有 #
,如:http://localhost:8080/#/
,这就是默认的 hash
模式,这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网站 URL 不是很相似,带有 #
会显得网站不是很正规,那么改成 history
模式就可以解决了。
在页面的 HTML 中如果需要进行路由跳转,可以通过 <router-link>
来设置跳转,它会被渲染成为我们所熟知的 <a>
标签。而且 <router-link>
也可以通过绑定 to 来在导航中填写需传递的参数:<router-link :to="{name: 'one', params:{username:'test'}}">
子页面 </router-link>
。如果需要在 Vue 实例内部来控制跳转呢?Vue 具有一个栈用来对 URL进行保存即 history
栈,因此可以通过 $router
来进行 URL 访问,通过 this.$router.push
可以向 history
栈添加新的 URL 记录,还有一种方法是 this.$router.replace
,可以用来替换 history
记录。
Vue Router 还设计了过渡动画,通过在 <router-view>
外部添加 <transition>
标签,并为其添加 name
属性即可实现。
然后只要加上相应的 CSS 就可以了,通过向四个 class 添加 CSS 属性即可。
.fade-enter-active{}
在元素插入时即刻生效,对应进入过渡的结束状态,炳辉在过渡过程结束后移除。.fade-enter{}
也是在元素插入时即刻生效,对应于元素进入过渡时的状态,应用一帧后便会被移除。.fade-leave{}
为元素被删除时的动作,用于离开过渡的开始时,应用一帧后删除。.fade-leave-active{}
也是元素移除时的操作,在结束离开时作用,并在完成离开后移除。
上面例子中我们采用了 mode=”out-in”
,也可以反过来,即 mode=”in-out”
。前者指的是当前元素先过渡离开,新的元素再过渡进来;后者是默认模式,也就是新元素过渡进入后当前元素再过渡离开。
本文系作者在时代Java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nowjava@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