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k
该内建函数从 FreeMarker 2.3.3 版本开始存在。
该内建函数将序列分隔为多个序列,长度为第一个参数给定的值
(比如 mySeq?chunk(3)
)。结果是包含这些序列的一个序列。
最后一个序列可能比给定的长度要小,除非第二个参数也给定了
(比如 比如 mySeq?chunk(3, '-')
),
这就是用来填充最后一个序列,以达到给定的长度。例如:
<#assign seq = ['a', 'b', 'c', 'd', 'e', 'f', 'g', 'h', 'i', 'j']> <#list seq?chunk(4) as row> <#list row as cell>${cell} </#list> </#list> <#list seq?chunk(4, '-') as row> <#list row as cell>${cell} </#list> </#list>
将会输出:
a b c d e f g h i j a b c d e f g h i j - -
该内建函数通常在输出的序列中使用表格/柱状的格式。
当被用于HTML表格时,第二个参数通常是"\xA0"
(也就是不换行的空格代码,也就是我们所知的"nbsp"),
所以空TD的边界就不会不丢失。
第一个参数必须是一个数字,而且至少是1。如果这个数字不是整数, 那么它会被静默地去掉小数部分(也就是说3.1和3.9都会被规整为3)。 第二个参数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
first
序列的第一个子变量。如果序列为空,那么模板处理将会中止。
join
使用给定的分隔符来连接序列中的项为一个独立的字符串,例如:
<#assign colors = ["red", "green", "blue"]> ${colors?join(", ")}
将会输出:
red, green, blue
序列中不是字符串的项会被转换为字符串,使用
${...}
相同的转换规则
(当然这里不会应用自动转义)。
?join(...)
最多可以有3个参数:
-
分隔符,是必须的:插入到每一项中间的字符串
-
空值,默认是
""
(空字符串): 如果序列为空,使用该值。 -
列表结尾,默认是
""
(空字符串): 如果列表序列不为空,该值在最后一个值后面输出。
所以 (这里 []
意味着空序列):
${colors?join(", ", "-")} ${[]?join(", ", "-")} ${colors?join(", ", "-", ".")} ${[]?join(", ", "-", ".")}
将会输出:
red, green, blue - red, green, blue. -
来自Java的序列可能会包含
null
值。那些值会被该内建函数忽略,
就像它们从列表中被移除了。
last
序列的最后一个子变量。如果序列为空,那么模板处理将会中止。
reverse
序列的反序形式。
seq_contains
该内建函数从 FreeMarker 2.3.1 版本开始可用。 而在 2.3 版本中不存在。
seq_
前缀在该内建函数名字中是需要的,
用来和 contains
内建函数 区分开。contains 用来在字符串中查找子串
(因为变量可以同时当作字符串和序列)。
辨别序列中是否包含指定值。它包含一个参数,就是来查找的值。比如:
<#assign x = ["red", 16, "blue", "cyan"]> "blue": ${x?seq_contains("blue")?string("yes", "no")} "yellow": ${x?seq_contains("yellow")?string("yes", "no")} 16: ${x?seq_contains(16)?string("yes", "no")} "16": ${x?seq_contains("16")?string("yes", "no")}
将会输出:
"blue": yes "yellow": no 16: yes "16": no
为了查找值,该内建函数使用了 FreeMarker 的比较规则
(就像使用 ==
操作符),除了比较两个不同类型的值,或 FreeMarker 不支持的类型来比较,
其他都不会引起错误,只是会评估两个值不相等。因此,你可以使用它来查找标量值
(也就是字符串,数字,布尔值,或日期/时间类型)。
对于其他类型结果通常都是 false
。
对于容错性,该内建函数还对 collection 起作用。
seq_index_of
该内建函数从 FreeMarker 2.3.1 版本开始可用。 而在 2.3 版本中不存在。
seq_
前缀在该内建函数名字中是需要的,
用来和 index_of
内建函数 区分开。index_of 用来在字符串中查找子串
(因为变量可以同时当作字符串和序列)。
返回序列中第一次出现该值时的索引位置,
如果序列不包含指定的值时返回 -1
。
要查找的值作为第一个参数。比如这个模板:
<#assign colors = ["red", "green", "blue"]> ${colors?seq_index_of("blue")} ${colors?seq_index_of("red")} ${colors?seq_index_of("purple")}
将会输出:
2 0 -1
为了查找值,该内建函数使用了FreeMarker 的比较规则
(就像使用了 ==
操作符),除了比较两个不同类型的值,或 FreeMarker 不支持的类型来比较,
其他都不会引起错误,只是会评估两个值不相等。因此,你可以使用它来查找标量值
(也就是字符串,数字,布尔值,或日期/时间类型)。
对于其他类型结果通常是 -1
。
搜索开始的索引值可以由第二个可选参数来确定。 如果在同一个序列中相同的项可以多次出现时,这是很有用的。 第二个参数的数值没有什么限制:如果它是负数,那么就和它是零的效果一样, 而如果它是比序列长度还大的数,那么就和它是序列长度值的效果一样。 小数值会被切成整数。比如:
<#assign names = ["Joe", "Fred", "Joe", "Susan"]> No 2nd param: ${names?seq_index_of("Joe")} -2: ${names?seq_index_of("Joe", -2)} -1: ${names?seq_index_of("Joe", -1)} 0: ${names?seq_index_of("Joe", 0)} 1: ${names?seq_index_of("Joe", 1)} 2: ${names?seq_index_of("Joe", 2)} 3: ${names?seq_index_of("Joe", 3)} 4: ${names?seq_index_of("Joe", 4)}
将会输出:
No 2nd param: 0 -2: 0 -1: 0 0: 0 1: 2 2: 2 3: -1 4: -1
seq_last_index_of
该内建函数从 FreeMarker 2.3.1 版本开始可用。而在2.3版本中不存在。
seq_
前缀在该内建函数名字中是需要的,
用来和 last_index_of
内建函数 区分开。last_index_of 用来在字符串中查找子串
(因为变量可以同时当作字符串和序列)。
返回序列中最后一次出现值的索引位置,
如果序列不包含指定的值时返回 -1
。也就是说,和 seq_index_of
相同,
只是在序列中从最后一项开始向前搜索。
它也支持可选的第二个参数来确定从哪里开始搜索的索引位置。比如:
<#assign names = ["Joe", "Fred", "Joe", "Susan"]> No 2nd param: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2: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2)} -1: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1)} 0: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0)} 1: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1)} 2: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2)} 3: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3)} 4: ${names?seq_last_index_of("Joe", 4)}
将会输出:
No 2nd param: 2 -2: -1 -1: -1 0: 0 1: 0 2: 2 3: 2 4: 2
size
序列中子变量的数量(作为数字值)。假设序列中至少有一个子变量,
那么序列 s
中最大的索引是 s?size - 1
(因为第一个子变量的序列是0)。
sort
以升序方式返回序列。(要使用降序排列时,使用它之后使用 reverse
内建函数。)
这仅在子变量都是字符串时有效,或者子变量都是数字,或者子变量都是日期值
(日期,时间,或日期+时间),或者所有子变量都是布尔值时(从2.3.17版本开始)。
如果子变量是字符串,它使用本地化(语言)的具体单词排序(通常是大小写不敏感的)。比如:
<#assign ls = ["whale", "Barbara", "zeppelin", "aardvark", "beetroot"]?sort> <#list ls as i>${i} </#list>
将会输出(至少是US区域设置):
aardvark Barbara beetroot whale zeppelin
sort_by
返回由给定的哈希表子变量来升序排序的哈希表序列。
(要降序排列使用该内建函数后还要使用 reverse
内建函数。)
这个规则和 sort
内建函数 是一样的,
除了序列中的子变量必须是哈希表类型,而且你不得不给哈希变量的命名,
那会用来决定排序顺序。比如:
<#assign ls = [ {"name":"whale", "weight":2000}, {"name":"Barbara", "weight":53}, {"name":"zeppelin", "weight":-200}, {"name":"aardvark", "weight":30}, {"name":"beetroot", "weight":0.3} ]> Order by name: <#list ls?sort_by("name") as i> - ${i.name}: ${i.weight} </#list> Order by weight: <#list ls?sort_by("weight") as i> - ${i.name}: ${i.weight} </#list>
将会输出(至少是US区域设置):
Order by name: - aardvark: 30 - Barbara: 53 - beetroot: 0.3 - whale: 2000 - zeppelin: -200 Order by weight: - zeppelin: -200 - beetroot: 0.3 - aardvark: 30 - Barbara: 53 - whale: 2000
如果你用来排序的子变量的层次很深 (也就是说,它是子变量的子变量的子变量,以此类推), 那么你可以使用序列来作为参数,它指定了子变量的名字, 来向下引导所需的子变量。比如:
<#assign members = [ {"name": {"first": "Joe", "last": "Smith"}, "age": 40}, {"name": {"first": "Fred", "last": "Crooger"}, "age": 35}, {"name": {"first": "Amanda", "last": "Fox"}, "age": 25}]> Sorted by name.last: <#list members?sort_by(['name', 'last']) as m> - ${m.name.last}, ${m.name.first}: ${m.age} years old </#list>
将会输出(至少是US区域设置):
Sorted by name.last: - Crooger, Fred: 35 years old - Fox, Amanda: 25 years old - Smith, Joe: 40 years old